做人不易,貴在有品。品行是一個人的內(nèi)涵,名譽是一個人的外貌。做人德為先,待人誠為先,做事勤為先。
道德可以彌補智慧上的缺陷,但智慧永遠彌補不了道德上的缺陷。人的兩種力量最有魅力,一種是人格的力量,一種是思想的力量。
貪欲是修身養(yǎng)德的大敵。個人自重,不貪財、不貪色、不貪利;對人尊重,重人格、重勞動、重權(quán)益;辦事穩(wěn)重,講原則、講程序、講效率。正直和誠實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做人要有厚度、有氣度,有純度,對事業(yè)要有濃度,對批評要有風度,對朋友要有溫度,對是非要有尺度。
做人要有志氣,做事要有底氣和正氣。靠素質(zhì)立身,靠勤奮創(chuàng)業(yè),靠品德做人,困難面前先讓自己承擔,榮譽面前先讓自己靠邊,危險面前先讓自己闖關(guān)。對上級不媚,對同級不損,對下級不偽,對自己不私。
聞“諍言”不怒,聞“微言”不棄,聞“褒言”不喜,聞“錯言”不怨,聞“無言”不安。立身靠信,立業(yè)靠勤,立世靠才,立功靠拼。容言勿壓制,容過勿苛求,容嫌勿報復。
不要自視清高,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當別人把你當領(lǐng)導時,自己不要把自己當領(lǐng)導,當別人不把你當領(lǐng)導時,自己一定要把自己當領(lǐng)導,權(quán)力是一時的,金錢是身外的,身體是自己的,做人是長久的。
不要盲目承諾,言而有信。種下行動就會收獲習慣;種下習慣便會收獲性格;種下性格便會收獲命運——習慣造就一個人。
不要輕易求人,把自己當別人——減少痛苦,平淡狂喜;把別人當自己——同情不幸,理解需要;把別人當別人——尊重獨立性,不侵犯他人;把自己當自己——珍惜自己,快樂生活。能夠認識別人是一種智慧,能夠被別人認識是一種幸福,能夠自己認識自己是圣者賢人。
不要強加于人,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人生三種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之初;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人到中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回歸自然。
不要取笑別人,損害他人人格,快樂一時,傷害一生。生命的整體是相互依存的,世界上每一樣東西都依賴其它另一樣東西,學會感恩。感恩大自然的福佑,感恩父母的養(yǎng)育,感恩社會的安定,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溫暖,感恩花草魚蟲,感恩苦難逆境。
上一篇:端午節(jié)來歷與習俗故事
下一篇:佛曰:吃虧多了,總有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