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做銷售。昨天,她跟了很久的一單合作泡湯了。
本來勝券在握的,但對方公司毫無預(yù)兆地換了老總,之前的規(guī)劃全部調(diào)整,直接把她幾個月的心血整沒了。小妹揣著滴血的心去跟經(jīng)理匯報,又被雪上加霜地一頓痛罵。
從經(jīng)理辦公室出來,她迎面碰上一個死對頭同事。對方滿臉喜氣比過年還開心,又給她加了一層霜。
中午,別人都去吃飯了,小妹一個人坐在工位上對著電腦,沮喪到絕望。她給我發(fā)信息:特別特別想辭職。
我問,辭了以后去哪里?她說,不知道,迷茫得要死。
這份工作,已經(jīng)是小妹畢業(yè)四年來的第七份了。之前,她做過酒店管理、幼兒園老師、旅行社文員,都是開始有點興趣,越做越不喜歡,最終一走了之。
她說,不知道這輩子能不能找到一份自己真心喜歡的工作。我想都沒想,回她:哪有那么多喜歡,人生有時就得苦熬。
2
做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這是很多人的愿望。所以,當工作變得面目可憎,我們的第一反應(yīng)往往是,選錯了,趕緊走。
可是,再換下一份會好些嗎?真的做了自己喜歡的職業(yè)就沒煩惱了嗎?未必。
之前在群里聊天,有讀者說,她喜歡音樂,但學的是會計,畢業(yè)后違逆父母心愿,做了鋼琴老師,每天課程滿滿教孩子學鋼琴?,F(xiàn)在做了五年,曾經(jīng)那么愛彈琴的她,一看見鋼琴就難受,碰都不想碰。
我感同身受。
大學畢業(yè)后,我做過幾年雜志編輯。作為一枚文字的死忠粉,也算是找到真愛了。
可是,真正的編輯可不是悠哉游哉喝著咖啡約個稿看幾篇文章就功德圓滿了的。你會找選題找到手抖,看稿子看到想吐,每天一打開郵箱和稿庫,鋪天蓋地的稿子噩夢一樣堆在眼前,你機械性地打開,看個開頭,不合適,關(guān)掉,再打開下一篇,然后從上百篇空洞蒼白的文章里勉強選出兩篇,絞盡腦汁修改、提升,交給主編,很可能還會被斃掉。
編第一篇稿子時可能興致盎然,編到第一千篇時早已心如死灰。做第一個選題時可能激情澎湃,做到第一百個時已如行尸走肉。
大部分工作應(yīng)該都是如此。當初再怎么喜歡,干上十年二十年,也會進入職業(yè)倦怠期,也會煩得要死,想一腳踢開。它會在某些時候帶給你樂趣和快感,但一定還有一些時候,它是壓力,是折磨,是一潭死水,是猙獰野獸。
但它是你安身立命的資本,是你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平臺。為了這些,你就要調(diào)整心態(tài),適應(yīng)、堅持。
3
麥姐曾在一家外企工作,收入豐厚,但壓力巨大,每天都為了業(yè)績焦頭爛額。而且公司規(guī)矩嚴苛,變態(tài)到女員工的高跟鞋限定三公分,多一分少一分都是違規(guī)。她撐不下去,辭職,換到一家小公司。
這回輕松很多,但是收入驟減到之前的四分之一,負責的工作也是一些無聊的雞零狗碎。
前幾天聊起來,她說舒服是舒服多了,但是沒有價值感,而且錢不夠花,還房貸壓力好大,想給孩子報個舞蹈班都要算計半天。
生活是平衡的。你不為了賺錢辛苦,就要為了省錢發(fā)愁。
我曾看過一個對環(huán)衛(wèi)工的采訪。凌晨三點,晚睡的年輕人還沒回家,他已經(jīng)開始工作。
記者問:是不是很辛苦?他拎著破舊的大水杯,木然憨笑:干啥不辛苦?但是,總得干點啥啊。
大白話,也是大實話。
也許我們比他們多一些選擇,但我們懶惰和矯情的余地,其實也非常有限。因為人生在世,有些苦,誰都躲不了。
沒有一份工作是不辛苦的,沒有一種職業(yè)是吃著火鍋唱著歌就可以開開心心拿到薪水受人尊重的。
能苦中作樂最好,能調(diào)整狀態(tài)最好,能自我激勵最好,能找到更好的去處最好。如果都不能,就再堅持一下。熬住,就是一切。好的人生,都是從苦里熬出來的。熬過了必須的苦,才能過上喜歡的生活。
人在意氣風發(fā)時,精神抖擻地做成一件事,其實不難。難的是,在冗長得看不到頭的枯燥、煩悶、迷茫、壓力、疲憊里,不灰心,不懈怠,堅韌地往前走。這樣的你,才是大寫的英雄。